月亮像一枚玉盘高悬,夜色缓缓爬上窗棂,晚上八点半,南丰法庭审判庭内灯火通明,陈建威法官与书记员紧盯屏幕,而300公里外刚下班的阿俊也准时上线,一场特殊的“夜间调解”拉开帷幕。
近日,在封开法院南丰法庭陈法官的温情调解下,一起货款纠纷在夜色中悄然化解。
一笔迟到两年的空调款
时间倒回2023年,阿俊在李叔的电器店赊购两台空调,欠下货款5650元。后来阿俊陆陆续续还了3600元,但剩下的2050元一直没有支付,电话也成了空号。今年4月底,李叔无奈到封开法院南丰法庭进行起诉。
承办法官陈建威收到案件后,一直无法联系上阿俊,于是决定亲自到他家中走一趟。
听到敲门的动静,一位年迈的老人怯生生地漏出一条门缝。
“请问阿俊在吗?”讲明身份和来意后,老人打开门。陈法官环顾四周,墙壁上的白灰剥落,家具也破旧不堪……
“法官,他爸去世,家里又欠了不少债,阿俊前两个月才外出打工。”阿俊奶奶言语中满是对孙子的心疼,尽管不愿透露联系方式,老人还是帮忙签收了起诉材料和传票,并承诺代为转达。
一次情理交融的“缺席调解”
“前几天,阿俊打电话说有困难,这我理解。但我也不容易啊,这次必须还!”庭审现场,李叔态度坚决,被告席却空荡荡。
“再拨一次他的号码,开免提。”听说有了阿俊的新电话,陈法官说道。
“嘟——”电话通了。
“法官,白天干活请假要扣钱,我想挣钱早点还清,不想让奶奶担心……”电话另一头传来哽咽声。
“你是个吃苦耐劳的孩子,提起你的时候,奶奶精气神可足了。”陈法官先和他拉家常,理解他辗转打工的不易,接着严正地告诉阿俊缺席审理的弊端,耐心劝说积极参与庭审或调解。
阿俊卸下心中防备,提出愿意分期还款,但要晚上八点下班后才能签调解协议。
“现在工作稳定不?每月能还多少?”陈法官细细发问。沉默半晌,话筒里传来了声音“500吧,但要下个月开始。”
陈法官立刻抓过纸笔写下方案,冲老李比口型:“四个月,能接受吗?”
看到阿俊的诚意和实际处境,老李稳稳点了点头。
陈法官马上对着电话抬高声音:“老李同意了,放心上班吧,今晚八点半,我等你签协议!”
阿俊欣然同意。
一场如约而至的“夜间调解”
当晚八点半,审判庭灯光亮起,镜头扫过工厂宿舍斑驳的墙壁,阿俊的脸出现在电脑屏幕里。
“协议看清楚了吗?每月30日前还500元,能不能做到?”陈法官再次向阿俊详细说明调解协议的内容。
“看清楚了,我一定努力挣钱还上!”阿俊信誓旦旦地说。
电子签名落定时,阿俊笑着感谢:“真没想到法官晚上还专门为我这事儿加班!”
“感谢法官这么费心地联系被告并组织调解,现在我们已经达成了还款协议,这心里的疙瘩总算解了。”李叔深有感触地说道。
闭庭后,书记员在散步时不解地问:“陈法官,明明半小时就能快速结案,为什么要多花一晚上时间来调解?”
“当事人怕的不是还钱,而是失信于人。法官要做的,是搭一座桥——让原告看到诚意,让被告守住尊严。”原来,每一块审判庭深夜亮起的屏幕,都是一次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机会、一次信任重建的可能,书记员点了点头,若有所思。
法槌落下,月光未眠,司法为民就像一盏不灭的灯,李叔和阿俊的纠纷也在温柔的月色下尘埃落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