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障碍无障碍浏览

“醉驾司机”屡教不改?一纸跨省司法建议破难题

作者:管理员 信息来源:原创 发布时间:2025-09-30 浏览次数:2594

“截至目前,我局管理的全体社矫对象均已安装‘交管12123’手机APP,各司法所定期核查矫正对象是否存在交通违法行为,同时依托‘在矫通’APP一日两查,动态监管实现全覆盖、无死角。”近日,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司法局副局长祝瑾在接受广东封开法院回访时,详细介绍了社区矫正监管工作新进展。

这一积极变化的背后,源于一份加强社区矫正治理工作的跨省司法建议。

时间回溯至2024年初,被告人莫某酒后驾驶机动车,连续碰撞路边三辆停放车辆,并造成高压线塔、绿化带受损。封开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其拘役一个月,缓刑六个月,依法将其交由万秀区司法局执行社区矫正。

然而,缓刑考验期内的莫某无视法律与监管规定,屡次“越界”:高速超速、无证驾驶、未经批准私自外出……短短三个月内,他先后被交警部门三次行政处罚、万秀区司法局两次警告,仍不思悔改。鉴于莫某多次违反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监管规定,今年4月,封开法院依法裁定撤销其缓刑,收监执行原判拘役。

案件判决不是司法工作的终点,而是要从个案中发现社会治理的薄弱点。案件承办法官刘秀平在复盘时指出,莫某“屡罚屡犯”的现象,暴露出跨区域社区矫正中监管手段单一、部门协同不足等深层次问题。

为破解这一难题,刘法官系统梳理案件反映的监管漏洞,多次与万秀区司法局沟通研讨,最终聚焦跨区域社矫对象监管协同不足、日常监管手段待强化等核心问题,形成针对性司法建议——明确提出加强跨部门信息联动、完善监管机制、提升矫正精准度等具体举措。该建议经封开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通过后,正式送达万秀区司法局。

收到建议书后,万秀区司法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,结合近期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深挖监管短板,逐项制定落实措施,并及时复函反馈。

目前,万秀区司法局已探索科技赋能监管新路径:运用AI技术生成个性化矫正方案,通过微信实时定位、人脸识别、水印照片等方式开展智能核查,监管效能得到全面提升。

在近期召开的跨部门座谈会上,各方围绕这些创新举措的实践效果、跨区域推广可行性深入研讨,进一步明确强化信息共享,持续提升跨区域社区矫正的精准化与协同化水平。

司法建议的治理效能不止于完善监管机制,更延伸至普法宣传一线。

9月26日上午,封开法院与万秀区司法局、封开司法局在梧州市万秀区骑楼城联合开展普法活动。刘法官以莫某案为教材,现场拆解“醉驾成本清单”:“贪杯醉驾=拘役+罚金+吊销驾照……”通俗易懂的讲解,让群众直观认识到危险驾驶的严重法律后果,现场普法成效显著。

从个案审理中发现治理漏洞,以司法建议推动跨区域协同,再到联合普法延伸法治触角,封开法院始终将司法建议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。这份跨省司法建议不仅堵塞了社区矫正监管漏洞,更激活了跨区域、跨部门协同治理的新动能,真正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。